有的地块招商项目都谈了好几年可能要黄了
控制中心城区规模,主要是为了减缓“城市病”,解决城市高密度建设带来的一系列问题。除了限制建设用地总规模,在具体的开发空间上,国务院提出要“划定城市开发边界,加强边界管控”。
早在2014年,南京就被列入全国首批划定城市边界试点市。按照国土部要求,城市外廓3公里内的耕地都要划成基本农田。这次,南京有3万亩土地新划成基本农田。“这些农田都临近建成区,原本都是基层政府预留的建设用地,以后不能再开发了。”相关负责人表示,重新划定的基本农田和生态红线,形成城市建设两道高压线,为城市发展确定了实体的边界,切实防止“摊大饼”式发展。
南京一位基层国土局局长告诉记者,这次重新划定永久基本农田非常艰难,中心城区周边原本就是建设的黄金地块,有的地块招商项目都谈了好几年,但要服从国家要求,让出开发空间。他认为,这不仅是城市空间布局的调整,也倒逼地方调整发展路径,重视存量空间发展。从长远看,紧临城市划定永久基本农田,有利于地方长期利益,这些农田空间是地方宝贵的财富。
江北新区成被提及的区
![]() |
纵观这份国务院批复的南京城市总体规划文件,一个被提及的区级单位,是江北国家级新区。
江北新区获批一年来,新区尤其是核心区的城市建设全面启动,从省内外看,江北是“承南启北”、“承东启西”的关键节点,更是向北辐射带动苏北、苏中地区发展,向南对接浙江,向西影响带动中西部的开放门户,向东可与上海浦东新区联动发展。年初排定的84个城市基础设施项目、54个社会公共服务项目,截至5月底已分别启动42个、36个。
2016年3月29日,江苏省政府发布《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到新型城市建设6大重点工程,并提及将重点推动南京江北新区的海绵城市建设。未来10年,江北新区将力争把目前占全市18.5%的GDP总量提升到25%以上;依托产业发展,江北地区的人口要从目前的170万提升到260万;城市化率从目前的60%左右提升到80%以上,初现与经济发展新引擎地位、新区高端形象相匹配的南京江北新区滨江城市形象。
三大历史城区两大文化街区重点保护
南京是1982年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按照总规,南京在全面保护历代都城格局及其所依附的山水环境的基础上,城南、明故宫、鼓楼—清凉山等三大历史城区和颐和路、梅园新村等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被提到了更高的高度,要依托南京山水相间的自然形态,做好城市整体设计,彰显文化古都、滨江城市、人文绿都有机融合的风貌特色。
四个海绵城市试点区域
未来5年中,新城新区、道路广场、住宅小区等项目建设将广泛采用海绵城市的理念和技术。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的《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到2020年,我市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要实现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目前,包括河西南部、南部新城大校场地块,江北新区中心区、马群和南湾营片区已经成为南京的四个“海绵城市”试点区域。
未来的南京
必将大展宏图
让我们拭目以待!
综合来源:新华网、新华日报、扬子晚报。
返回南京365淘房>>
/p>温馨提示:本平台所展示的各项信息来源于各类公开信息、开发商或代理商提供信息,以及售楼处和相关场地的人工采集信息等,仅供平台交流、参考之用。考虑到信息公开和采集的时效性及局限性,以上信息可能存在一定的滞后或错漏,为保障您的权益,请在参考和实际使用具体信息时,务必注意向开发商及相关人员核实确认后再决策。给您带来不便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