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进群热聊楼市!
    微信扫码一键淘房

规划引领发展 着力乡村振兴 南京正在行动

来源:365淘房 2020-06-26 17:08

手机看资讯

关注微信看猛料

守初心保底线 担使命谋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根据中央要求,南京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文件,明确了全市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大进展,走在全省前列,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率先在全国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构建起城乡融合发展新典范,全面实现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的总目标、总路径和总要求,吹响了全市乡村振兴的总号角。
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牢牢把握乡村振兴战略20字总要求,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乡村振兴目标和方针,按照“南北田园、中部都市、拥江发展、城乡融合”的城市总体发展空间布局,积极做好乡村规划建设引领、资源要素保障和群众权益维护等农业农村领域重点工作,为农业和乡村建设守好生态肌底,积极助力乡村振兴求发展,为农业农村发展谋划美好未来。

 

 

一、倾心做好乡村规划工作,打造农民生活幸福家园
多年来的经济飞速发展,重心在城市,广大农村地区为城市发展贡献出了大量人力、物力,甚至自然资源要素,造成了城乡二元结构差异拉大。为彻底转变农村落后面貌,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从乡村规划着手,充分挖掘乡村景观美学和文化价值,大力提升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示范引领作用,在落实全市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刚性管控目标的同时,全力打造乡村宜居环境,推进农村生产生活生态条件改善,让人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一是实施美丽乡村单元规划。坚持城乡一体发展的理念,按照空间优化形态美、村社宜居生态美、绿色发展生产美、创业富民生活美、乡风文明和谐美的“五美”建设标准,着力打造都市美丽乡村、农民幸福家园。通过美丽乡村规划,已将全市美丽乡村由一期5个片区1600平方公里,扩展至11个片区3900平方公里(接近市域面积的三分之二),涉及24个街镇、188个行政村,53万人,基本实现市域美丽乡村片区规划全覆盖;累计完成了460余个美丽乡村示范村村庄规划,美丽乡村规划的示范引领作用正在逐步凸显。

 


二是推进田园综合体规划。在做好美丽乡村规划工作的基础上,深入挖掘乡村生态环境、田园风光和民俗文化等资源优势,突出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特色,打造具有南京特点的田园综合体,推进“示范村+农业园+旅游点”三位一体的美丽乡村精品板块建设。现已组织编制了江宁区谷里金谷田、浦口区星甸九峰山、六合区程桥水韵原乡、溧水区石湫、高淳区漆桥小茅山等5个市级田园综合体规划及9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规划,江宁区横溪街道溪田田园综合体项目通过了省市考评,成功入围国家级田园综合体试点。
三是开展“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本轮行政机关机构改革完成后,将“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工作提上了议事日程。结合支持六合高淳高质量发展,在两区选择了4个村开展村庄规划试点,深度剖析传统村庄规划存在的问题,以新时代乡村振兴为视角,编制科学实用的新的村庄规划,探索“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工作经验,为全面推进全市村庄规划工作打好基础。
四是加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按照乡村社区生活圈的总体要求,围绕一级新社区、二级新社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合理配置指导思想,编制形成了《南京市乡村地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规划标准》,已印发全市各分局试行,优化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类型,提升基础公共服务能力;对于实行农房自建的农户,提供《南京市农民住房户型指导性设计方案图集》,在规范农房建设的同时,减少农民建房成本。
通过各类乡村规划实施和政策保障手段,不仅压实了全市342.62万亩耕地保护责任,保证了划定的292.82万亩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不被触碰,完成了5.05万亩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划定工作,为农业农村的生产生活保存了宝贵的生态肌底,而且为农民生活描摹更好生活蓝图、打造了生态宜居的生存环境。全市已有江宁黄龙岘等20余个村先后被授予中国最美村镇(乡村)、中国最美田园荣誉称号,4个村被命名为江苏省首批特色田园乡村;江宁金花村、高淳国际漫城等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高,美丽乡村已经成为南京精美的城市名片、靓丽的城市风景线和彰显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品牌。
二、精心落实农业用地保障,推动农村经济加速发展
从2020年1月1日开始,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已经开始实施,新法的修订和颁布也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为配合新法施行,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紧扣农村土地制度深化改革,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用地市场,加大存量集体建设用地盘活力度,多措并举调动全市土地资源要素科学配置,精心落实各类项目用地保障,积极为乡村发展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促进乡村经济快速发展。

 


一是科学分配用地计划。市局每年在用地计划中预留一定比例指标,专项服务保障农业农村领域各类项目建设。历年来,在此政策的扶持下,浦口水墨大埝、知青故里,江宁大塘金、六合巴布洛等美丽乡村旅游项目片区已经成为农村一二三产融合的典范。2019年,又出台了《关于保障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促进全市乡村振兴的通知》(宁规划资源〔2019〕967号),从空间优化、用地审批、权益维护等多角度进一步支持和推动农村三产融合,为乡村产业兴旺增添了新引擎。目前,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又正在联合市农业农村局加快制订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清单管理办法,积极提升项目用地支持保障效率。
二是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根据部、省要求,组织各区运行新版耕地占补平衡动态监管系统,确保新增耕地真实准确、合理利用。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通过市、区两级土地指标交易平台加强市级补充耕地资源调控,织开展了2020年批补充耕地指标交易,累计交易补充耕地指标1535亩,共形成4.85亿元收益。并积极强化补充耕地项目后期管护,按照全国储备补充耕地核查工作统一部署,组织各区对部复核结果进行外业踏勘和内业校核,全面梳理不实补充耕地项目,积极准备举证、整改等工作,切实将耕地占补平衡工作落在实处。
三是大力盘活存量用地。将农村各类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与美丽乡村建设、村庄环境整治和特色田园乡村等协同实施,建成了银墅花园、胥溪花园、金磁小区等一批舒适宜居的农民安置小区;并建立市、区两级指标交易平台,支持土地整治形成新增用地指标有偿交易使用,激活农村沉睡土地资源的使用价值,带动了溧水“农业硅谷”等一批具有南京地方特色的农业生产、乡村旅游等蓬勃发展。2019年,进一步加大农村集体存量用地盘活力度,协同市农业农村局出台了《关于盘活农村集体土地促进乡村振兴的若干政策措施》(宁农政改〔2019〕3号),释放农村土地资源的利用空间,支持农业农村各类新产业新业态发展。
四是做好设施农用地保障。历年来,全市共落实备案设施农用地项目300余宗,涉及设施用地总面积1000余亩,辐射服务农业生产区域面积20多万亩,培育出“南粳”大米、六合“桃花岛”、溧水“五莓”、高淳蟹虾等一批优质粮油、绿色蔬菜、经济林果、特色水产、健康畜禽等主导产业片区和特色产业镇村,有效提高了我市农业现代化水平。在2019年8月的全国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电视电话会议后,及时印发了《关于强化生猪养殖用地保障的通知》(宁规划资源〔2019〕723号),督促各区加快推动生猪产能恢复,保障市场供应需求。截至目前,全市已预保障生猪稳产保供用地近1600亩,涉及12个项目,建成后将新增生猪产能30余万头。下一步,将指导各分局做好与相关街镇的工作对接,将有关项目的用地手续完善到位,维护全市良好的用地管理秩序。

 


三、悉心维护群众涉地权益,全力助推农民增收致富
习总书记提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乡村振兴发展的是农民自己的家园,在发展历程中要充分尊重农民主体地位,维护农民群众的涉地权益,农民迫切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家园,农民群众自己最清楚,也最有发言权,激发他们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让农民群众成为乡村振兴的积极拥护者、践行者、受益者,才能让乡村振兴获得源源不断的活力。为此,南京市规划资源局积极通过政策扶持,加大利民惠民力度,在发展模式上大力引导农民自主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组织实力,让农民分享更多的经济发展红利。
一是组织开展耕地保护补贴发放。2015年,报请市政府出台了《南京市耕地保护补贴暂行办法》(宁政规字〔2015〕18号),以全市耕地保护为工作出发点,实施耕地保护补贴惠农政策,向承包耕地的农户以每亩300元一年的标准发放财政转移资金补贴。当年发放资金约6.4亿元,直接带动全市农民家庭收增长两个百分点。现已累计发放补贴36多亿元,涉及保护全市近270万亩耕地,惠及50余万户农民。今年的耕地保护补贴工作正在开展,根据各区的补贴发放方案,预计发放补贴资金约8亿元。
二是保障被征地农民长远生计。2013年,通过补缴保险费用的方式,一次性将全市51.2万名往被征地农民及失地农民纳入基本生活保障范围,一并解决了征地领域历史遗留问题;2019年度,全市共开展的补偿安置项目522个,拨付征地补偿安置资金44亿元,为24874名被征地农民办理进保手续,推进2018年获批项目的批后实施完成率达95.14%。今年上半年,全市新开展的征地补偿安置项目共551个,拨付补偿安置资金14亿元,为11461名被征地农民办理了进保手续。同时,根据新《土地管理法》修订实施要求,全面完善征地区片综合地价执行标准,提升对被征地农民权益的保障力度。
三是开展征地留用地制度改革。2017年,实行征地制度创新,报请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深入开展征地留用地工作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并督促各区实现征地留用地制度无缝落地。2019年度,全市共计上报47个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批次、11个单独选址,涉及423个项目,拟征用集体农用地17878亩,可产生征地留用地规模224亩,已为集体经济组织收取留用地补偿资金约7000万元。今年以来,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在有序推进征地工作的同时,积极推动征地留用地补偿金向涉及征地的村组兑现到位,切实保障征地留用地政策落到实处。
当前,我市域内的农村地区已基本完成了脱贫任务,正处于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阶段,也正面临着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挑战和新机遇。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系统定将加倍努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全市广大农村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助推全市农村走好“乡村振兴”之路,早日实现振兴目标。

返回南京365淘房>>

  • 独家团购
  • 订阅楼盘优惠

365推荐

换一换

温馨提示:本平台所展示的各项信息来源于各类公开信息、开发商或代理商提供信息,以及售楼处和相关场地的人工采集信息等,仅供平台交流、参考之用。考虑到信息公开和采集的时效性及局限性,以上信息可能存在一定的滞后或错漏,为保障您的权益,请在参考和实际使用具体信息时,务必注意向开发商及相关人员核实确认后再决策。给您带来不便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