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落空月上楼,月中歌唱满扬州。”岁月淌过扬州城,留下了数不清的佳句诗篇,也在扬州人的寻常生活里,埋下了许多动人的艺术韵味。历时光沉淀,这些艺术技艺在传承中越发精炼,已成为一个个令人惊叹和骄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为了丰盛小镇家人们的生活,让家人可以更亲近地体验非遗文化的魅力,领略扬州千年文化的瑰丽,7月21日,桃李小镇特邀扬州曲艺团国家一级演员、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杨明坤、扬州曲艺团国家一级演员周玲、扬州木偶剧团一级演员祝留根三位大师亲临,献上最扬州的“风雅颂”。届时,传承香山帮非遗技艺、建面约157-469㎡的中式合院房源也将正式公开!
阅尽历史,风云千樯,多少故事,口口相传。
旧时扬州人茶余饭后常常围坐在一起,侃天说地,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扬州评话。扬州评话是以扬州方言徒口讲说的传统曲艺说书形式,讲究一人、一桌、一醒木,方寸之地论道古今。其诙谐幽默的表述方式、细腻生动的人物刻画深受大众喜爱,影响深远,曾出现“书词到处说《隋唐》,好汉英雄各一方”的繁荣局面。2006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扬州评话(杨明坤)
“到扬州,没逛过瘦西湖不算到扬州;没品尝过富春的点心也没到过扬州;没听过杨明坤的扬州评话更没到过扬州;扬州人说不认识杨明坤不算扬州人。”杨明坤老师,国家一级演员,浦氏评话第九代传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扬州评话代表性传承人,人称“书坛怪杰,广陵活宝”,即将在本次活动中走进小镇,为桃李书场惊艳开嗓!
——杨明坤
一曲弹词,唱出江南雅韵,半掩琵琶,尽显淮左风流。
在扬州,不能错过的方音表演除了评话外,不得不提的便是扬州弹词。扬州弹词是以扬州方言为基础的弹词系统曲种词,形成于明末,兴盛于清初,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
——扬州弹词(右二为周玲)
“听君席前徵羽声,犹见公孙浏漓舞剑器。”声声评弹,于空灵婉转中恣肆写意,浓缩着悠悠历史,却又蕴含着独特的魅力,这是扬州文化的符号,更是扬州最美的声音。
活动现场,园博村·桃李春风将邀请著名评弹表演艺术家、扬州曲艺团国家一级演员周玲老师与扬州曲艺团国家二级演员张红蕾老师联袂登台,献上扬州弹词《扬州月》、扬州民歌联唱《运河四季风》,以古调弹唱为家人带来春风般的欢悦。
“扬州好,傀儡戏登场。凡事由人阴簸弄,此身枉自负昂藏。木偶也冠裳。”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扬州杖头木偶“兴于唐、行于宋、盛于明清”,以“刚柔相济”“细腻传神”著称于世,表演极具浪漫主义色彩,夸张而富有美感,“不是真人,胜似真人”,“能人之所能,亦能人之所不能”,是中国戏剧文化的瑰宝。
——木偶书法(祝留根)
扬州木偶剧团一级演员、木偶表演艺术家祝留根老师苦心钻研,将书画绝技移植到木偶表演之中,曾代表扬州非遗文化出访过20多个国家,一手木偶书法惊艳四海,被多国收藏。活动当天,祝留根老师也将登台,以杖头木偶为桃李小镇题词。
非遗小镇,文化小镇!园博村·桃李春风心怀敬畏,以行动守护国人血脉中的不灭传承,园林池榭皆由传承两千五百多年的香山帮国匠手作,叠山理水、植木铺地的每一处细节都经过反复的考究,工艺与古法一一对应,处处呈现东方文化与匠心之美。从入藏“文化国宝”文澜阁本《四库全书》,到“春风”节、“放夏”节,再到此番接引非遗文化入园,这一系列活动无不体现着桃李春风对非遗传承和匠心精神的坚守,体现着对于东方文化生活的思考与革新。现如今,文化价值已成为小镇的重要标签。
——园博村·桃李春风实景图
非遗登场好戏连台
7月21日恭迎莅临
未完待续……
注:①以上图文所示规划相关内容仅供参考,买卖双方的权利义务最终以合同约定为准。②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返回南京365淘房>>